印度奶油雞 Indian butter chicken

P1090011.JPG

在印度,最讓我驚豔的菜式之一,便是這道印度奶油雞;



先來說說我的印度印象吧:我在八天的旅程中,僅僅去了新德里,並待在德里大學周圍,
那是一個非常擁擠、喧囂、骯髒的地方,到處飛揚的塵沙和擁擠的人群,讓我不禁看著街道上穿著時髦又美麗的印度女子直發楞。
在那兒,一個對比如此強烈的地方,富有和貧窮、美麗與醜陋,錯愕與欣喜是完全可以同時並存的。

在印度,我如願以償地吃到了心目中的"香料咖哩"。
然而,雖然沒有直接證實過,但我懷疑當地的詞彙中,有"咖哩"這一名詞。
為什麼呢?因為對他們來說,沒有所謂的咖哩粉,只有各種香料混合而成的、一道道香氣逼人的重口味菜餚。

在印度,要料理就一定要有massala。
massala,有的中文翻譯是香料,有的直接說是薑黃、咖哩粉等,
其實massala就是很多香料的混合,但不是一個固定的組合,
比如雞肉massala和茶massala,裡面的原料一定不一樣,
在印度,什麼都可以加入massala,會有很刺激的風味。

這次回台灣,我也帶回了不少盒;有雞肉massala、茶massala、水果massala、蘇打汽水massala等。
在那兒,可是連喝果汁都滿帶香料味呢!

話又說回今天要介紹的這道雞肉料理butter chicken,
在印度,我們每餐所見的菜幾乎都是暖色系的,
從淺黃色的綠豆咖哩(就是我們在吃的綠豆仁)、深褐色雞肉咖哩、黑色牛肉咖哩等(牛很難取得,很少看到;印度大部分是素食者),
唯一的亮色系就是白色的優格(有的人說是酸奶,用來跟咖哩類的料理拌著吃)、香米和淺咖啡色的各式麵餅。
說真的,只有香、味,實在沒什麼色可言,甚至有人第三天開始就吃不太下了,
畢竟印度咖哩跟我們認知的咖哩差太多了,不僅很稀,湯湯水水很多,而且完全看不出來裡面有什麼。

但是這道奶油雞肉卻是無人不愛的,就算他有點辣也一樣受歡迎。
今天的食譜來自Bollywood Kitchen
教學影片可以看這裡(法文)。

Indian Butter Chicken
材料:
雞腿肉三隻、洋蔥一大顆、蒜頭、老薑;
400g+2大匙番茄糊、腰果;
芫荽粉、小茴香子、匈牙利紅椒粉(可省)、雞肉massala、
無鹽奶油70g(可省)、鮮奶油、新鮮芫荽葉

做法:
A. 醃製雞腿
將蒜頭、將切細碎(用Ikea那種壓蒜泥的更好),加入兩大匙的雞肉massala、兩大匙番茄糊,
放入雞腿肉,攪拌均勻(建議使用夾子,非常方便),冰冰箱。

B.製作醬汁
熱油,加入切丁的洋蔥、蒜泥、薑末(同上,可以用壓蒜機),熱炒一翻之後,加入3小匙芫荽粉、紅椒粉(增色用,不辣,也可省略)、兩大匙小茴香子、兩大匙雞肉massala,稍微炒一下,確認雞肉都沾裹上香料。
倒入水,讓粉狀香料煮開,稍微收乾。
加入400g番茄糊、腰果(不必切碎),拌一下,確認均勻後,再加入一杯水,蓋上鍋蓋煮20分鐘。

C. 炒雞肉
熱油,放入剛才醃的雞肉(我試過醃45分鐘和醃一整晚的,差別沒有很大,當然保險起見,還是一個晚上比較好),煎到差不多熟,熄火蓋蓋子保溫。

D. 組合
這時候要像印度菜,就非加入70g的無鹽奶油和大量的鹽才行。然而,為了健康和體重著想,我省略了這個步驟。
加入剛才炒好的雞腿,稍微攪拌,再加入約半杯或更多的鮮奶油,嚐嚐味道,喜歡就可以停止了。
要吃之前撒上香菜葉。

P1090012.JPG

P1090013.JPG

P1090014.JPG  
如果要更道地,就要煮印度香米basmati來搭配才行。而且不只是煮飯,還要加入香料!
通常加入四粒左右的小豆蔻是基本的印度香米,但我更喜歡加入薑黃粉和小茴香子,做成香料薑黃飯。
強烈推薦basmati,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米。在台灣買的話,泰國米的口感非常接近也不貴,可以去家樂福或大潤發看看。

另外,對於愛吃辣的人,建議可以加入辣椒粉取代紅椒粉。
因為chicken massala本身已經有一定辣度,煮好後又非常紅,若是聚餐的場合,最好不要再加辣椒,並加入奶油,口感會溫和許多,較能為人接受,畢竟真正的印度菜是非常辣的!對不嗜辣的人來說會很痛苦。

以上~

Comments